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让创意更有黏性》。
这本书是美国的两位作者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合著的,这两位作者名字中都带有希思这两个字,他们一对兄弟,哥哥是奇普·希思,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组织行为学教授。这里顺便提一下,2015年8月,我曾去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在美国的地位现在甚至已经超越了我们所熟知的哈佛大学。因为这个学校近些年来培养出了很多世界级的企业家,包括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和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等都是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硅谷就位于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中,是当时学校拿出了50平方公里的地给到了政府,建成了今天影响世界的硅谷,走在硅谷,什么INTEL啦,斯科啦,谷歌啦,苹果啦,美国今天最有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中,绝大部分都位于硅谷,而硅谷的创始人和核心团队,基本上都跟斯坦福大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丹·希思则是奇普·希思的弟弟,是前哈佛商学院研究员,也是一家新媒体教育公司的创办人之一。哈佛商学院在商界绝对是鼎鼎大名,如果说斯坦福代表着美国的现在与未来,哈佛则代表美国曾经无比辉煌的过去。
所以这兄弟俩,哥哥是正宗的学院派,弟弟既是学院派又是实践派。一个在美国西海岸,一个在美国东海岸,最后这哥俩凑在一起写出了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丰富案例的巨作,就是《让创意更有黏性》。
好了,各位学员,以上是关于两位作者的简单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进入这本书的精彩内容。
书的一开篇就讲了一个偷肾的故事,故事情节可能大家都听过,大意是一个男人在酒吧被一个陌生美女勾引,喝了很多酒,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浴缸里,身上缠着纱布,肾已经被割走了。
什么叫黏性?偷肾就是一个有“黏性”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听得懂,记得住,还能讲给别人听。如果我们相信故事的真实性,它甚至可能永远改变我们的行为——当美貌的陌生人请喝酒时,我们会三思而行。
什么叫黏性?再举一个案例。书中讲到研究者发现:电影院里售卖的一份中号爆米花的饱和脂肪含量高达37克。这是一个高得吓人的数字,但很少有人知道“37克饱和脂肪”意味着什么。37克脂肪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是“非常不好”,还是“一般不好”呢?如何通过一个有黏性的创意表达如何让民众认识到这个爆米花的危害呢?